作者:持戒留白(山东菏泽)凯丰配资
江陵之祸序
呜呼,江陵之祸;哀哉,典籍焚觞。
天地有文,薪火相传;世道有劫,简册多殃。昔梁元帝聚书江陵,收四海文章,汇千古绝学,建华夏最盛之书城。十四万卷,上承周礼汉风,下载魏晋玄言,百家经典无所不包,九州笔墨无所不纳。此乃神州文脉之精魄,亦为江南文明之巅峰。
然宇文铁骑骤至,城危旦夕。帝王焚书,学者殒命,百年积藏,顷刻灰烬。较之秦火,此厄更烈:秦燔虽酷,犹存官府之守;江陵一炬,尽湮百家之传。司马迁若在,当悲旧史之永逝;孔子复生,必叹经典之成灰。
然考其祸源,非惟兵燹之烈,亦关时运之穷。当世南北分疆,胡汉相杂,江陵偏居一隅,而积书过于繁富,守备未尝周足。元帝虽雅好文墨,然临危失策,徒以焚书为殉,岂非智术之短?然宇文氏亦非纯乎蛮夷,其后隋唐混一,颇存北系文献,此又劫余之幸也。
展开剩余60%观夫劫后,建康旧帙既毁,江陵新藏复亡,致使百家遗文凯丰配资,十不存一。然文明之脉,终不绝如缕:颜之推辈携残卷北迁,隋唐官私竞辑佚文;更甚者,百济、新罗之使,倭国遣唐之舟,亦潜传江南逸典于海外。后世敦煌遗书之现,甲骨秘文之出,岂非天意怜才,存兹一线。
嗟乎!江陵之火,虽焚竹帛,岂能尽毁人心所承?自隋唐开科立库,两宋刻经兴学,文明重生之力,愈挫愈奋。今人览史,当知文献之传,非独赖帝王之藏,亦仗士民之守、四海之流。每一残卷重光,皆是先民精魂之再醒;每一条佚文复得,俱为华夏命脉之续延。
歌曰:
江陵劫火照天穹,
汉晋风华一炬中。
北马南舟俱散佚,
东瀛西域偶遗风。
山河收断忍悲简,
帝业成灰泣断鸿。
谁道斯文终已矣,
重光今古竟无穷。
作者简介:持戒留白,实名刘金琳,山东菏泽曹县人,部队转业,现工作居住在江西新余,系高级工艺美术品设计师,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新余市作家协会会员。
责任编辑:夏天凯丰配资
发布于:山东省九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